您所在的位置:軍轉干考試網 > 備考資料 > 公共基礎知識 > 常識 > 政治常識 >
2021-09-10 15:25:15來源:中公軍轉網武劍閱讀次數:
【導語】公共基礎知識是考生必須了解的知識點,無論是在選擇題中還是平時積累里都有可能設考點。中公部隊轉業網更新:2021軍轉干考試政治知識之淺談科學發展觀,并為考生提供了一份完整的熱點備考資料。
1987年,中共十三大上,明確提出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指出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不是所有國家都會經歷的起始階段,而是特指我國生產力落后、商品經濟不發達條件下建設社會主義必然要經歷的特定階段。1956年我國三大改造完成之后,社會主義公有制在社會的基本經濟制度中已占主體地位,從近代史的發展中,我們深刻認識到,中國社會主義建立在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生產力水平遠遠落后于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生產技術水平又極不平衡,例如機械工業,科學發展,能源計算機等。
改革開放之后一直強調大力發展生產力,提高生產技術,快速帶動國內生產總值。從統計數據中可以得到從1978年至1987年中國GDP占比世界總值維持在1.5772%-2.4039%范圍之內,相對來說變化幅度較小。1988年至2003年,GDP占比從1.6136%增加至4.2629%。從數據上,我們可以看得出,經濟確實在發展進步,但同時也暴露出一些問題,例如GDP只在追求速度,而忽略質量;經濟快速發展而社會民生問題凸顯;化石能源、礦藏大肆開發,環境遭受創傷等。在一系列矛盾問題凸顯下,繼續發展,就需要回答為什么發展和怎樣發展得更好這樣的問題,因此科學發展觀就是關于這個重大問題的理論、方針的集中體現,指明后續建設的發展道路、發展模式和發展戰略。
2003年,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提出“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同時指出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發展指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而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提高發展的質量和效益,才能夠為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打下堅實基礎。核心是以人為本,貫徹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黨的所有工作就是為了造福人民,尊重人民主體地位,保障人民各項權益,最終實現共同富裕。發展也必須堅持全面協調可持續,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建設相協調,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等。統籌兼顧中包括統籌城鄉、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兼顧和協調好改革發展進程中的各種利益關系,促進現代化建設各個環節、各個方面相協調。
以上是公共基礎知識復習,公共基礎知識熱點的部分備考內容,公共基礎知識欄目還為大家提供法律知識、政治知識等相關內容。
更多精選練習題,盡來中公題庫
相關鏈接:
更多公共基礎常識備考資料,請關注:中公軍轉安置考試網
備考平臺
公告預約點擊預約,考試考情早知道
省份 | 時間 | 活動詳情 | 查看課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