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所在的位置:軍轉干考試網 > 部隊內部晉升 >

部隊晉升等級制度沿革:"88式”軍銜制

2015-11-10 16:12:36來源:中公軍考官網閱讀次數:

分享到:

編輯推薦部隊干部競爭上崗面試題

編輯推薦軍隊晉升正團職規定任干最低年限 防非正常晉升

編輯推薦部隊內部晉升:部隊領導要多堆沙盤少弄茶盤

編輯推薦部隊內部晉升:部隊指揮員要履其職、就其位、盡其責

中公軍轉網發布部隊干部競爭上崗面試題,供部隊干部參考。中公教育軍人考試網,及時發布部隊內部晉升相關信息,分享部隊競聘備考資料、部隊競爭上崗面試模擬題,供部隊干部復習備考。

【部隊內部晉升】

部隊的提升制度沒有具體的規定,因為部隊擔負的任務都比較特殊,所以有破格提升的現象。

部隊內部晉升時間,一般正常提升是3---4年,等級制度是軍隊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對部隊的正規化建設、制度化管理、調整軍內各種人員之間的利益關系、調動廣大官兵的積極性具有重要作用。

我國從1952年全軍統一評定“軍隊級別”開始,到目前實行的新軍銜制度,先后在軍內設置過的等級形式有11種,其中有的等級形式是軍隊專用的,有的是沿用了地方干部的級別。等級存在時間最長的為24年,壽命最短的只有2年。這些等級有的是在不同人員中設置,有的是在同類人員中重疊。

【軍隊等級制度沿革】

1952年全軍統一評定了級別,建立起軍隊正式的等級制度。此后軍隊的等級制度幾度變革,前后實行過和目前仍在實行著的等級形式達10種之多,現將其發展沿革情況概述如下。

【"88式”軍銜制】

(一)醞釀準備

人民解放軍第二次實行軍銜制度,在1979年10月總政治部召開的全軍干部部部長會議上就提上了議事日程,11月,總政治部在向中央軍委《關于加強干部隊伍建設若干間題的請示報告》中,提出“恢復軍銜制度”的意見,并建議“預定1981年八一實行”。1981年,總政治部從各單位抽人組成“三個條例”起草小組,著手草擬軍銜立法文件報審草案;1982年,中央軍委作出“恢復軍銜制”的決定;1983年,中央軍委決定成立“恢復軍銜制領導小組”,余秋里、楊得志等'5人為召集人,張震、劉華清等12人為成員,下設領導小組辦公室,賈若瑜任主任。從此,全面展開對實施軍銜制度的調查研究,制定軍銜制的實施方案,進一步峰改上報全國人大常委會的軍銜立法文件草案。1984年5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役法》規定,“中國人民解放軍實行軍銜制度。”1984年底,實施軍銜制度的各項準備工作基本就緒,準備在1985年正式實施。1985年,中共中央決定精簡軍隊100萬,為此評銜計劃推遲執行。1986年秋,軍銜制問題再次列人軍委常務會議議題,并決定改“恢復軍銜制”為“實行新的軍銜制”。

經過1987年的全面準備,1988年7月,《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官軍銜條例》由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公布,9月士兵軍銜的立法文件《中國人民解放軍現役士兵服役條例》也由國務院和中央軍委通過公布。至此全部完成了“88式”軍銜的立法手續,進入軍銜的評定階段。

(二)軍銜等級的設置及職務等級編制軍銜的規定

1988年軍官和士兵兩部軍銜立法文件規定,中國人民解放軍的軍銜設六等18級:(1)將官:一級上將,上將,中將,少將;(2)校官:大校,上校,中校,少校;(3)尉官:上尉,中尉,少尉;(4)士官:軍士長,專業軍士;(5)軍士:上士,中士,下士;(6)兵:上等兵,列兵。一級上將實際上是為中央軍委主席、副主席設置的編制軍銜,但《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官軍銜條例》中沒有明確表述,只寫了“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副主席的職務編制軍銜,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另行規定”。其余各級職務等級的編制軍銜,該條例規定:軍委委員、總參謀長、總政治部主任為上將至中將,基準軍銜為上將;大軍區正職為上將至少將,基準軍銜為中將;大軍區副職為中將至大校,基準軍銜為中將;正軍職為中將至大校,基準軍銜為少將;副軍職為少將至上校,基準軍銜為少將;正師職為少將至上校,基準軍銜為大校;副師職為大校至中校,基準軍銜為上校;正團職為上校至中校,基準軍銜為上校;副團職為中校至少校,基準軍銜為中校;正營職為中校至少校,基準軍銜為少校;副營職為少校至上尉,基準軍銜為上尉;正連職為上尉至中尉,基準軍銜為上尉;副連職為上尉至中尉,基準軍銜為中尉;排職為中尉至少尉,基準軍銜為少尉。

(三)軍銜等級及職務等級編制軍銜的修訂

軍官軍銜和士兵軍銜的立法文件,1994-1999年做過三次修訂,目前的軍銜等級設置為七等18級:(1)將官:上將,中將,少將;(2)校官:大校,上校,中校,少校;(3)尉官:上414,中尉,少尉;(4)高級士官:6級士官,5級士官;(5)中級士官:4級士官,3級士官;(6)初級士官:2級士官,1級士官;(7)兵:上等兵,列兵。

軍銜三次修訂的主要變化是,取消了一級上將和軍士軍銜,士官由一等2類擴充為三等6級。軍官職務等級的編制軍銜,軍事、政治、后勤軍官,由原來的一職二銜或三銜,修改為一職一銜或二銜,專業技術軍官中的中級和初級專業技術軍官的編制軍銜均提高了一級,具體規定是:(1)中央軍委委員:上將;(2)正大軍區職:_L將、中將;(3)副大軍區職:中將、少將;(4)正軍職:少將、中將;(5)副軍職:少將、大校;(6)正師職:大校、少將;(7)副師職:上校、大校;(8)正團職:上校、中校;(9)副團職:中校、少校;(10)正營職:少校、中校;(11)副營職:上尉、少校;(12)正連職:上尉、中尉;(13)副連職:中尉、上尉;(14)排職:少尉、中尉。

專業技術職務的規定是:高級:中將至少校;中級:大校至上尉;初級:中校至少尉。

(四)軍銜的晉升

職務等級的編制軍銜,是軍官軍銜晉升的前提條件。軍官職務晉升后的編制軍銜如系一職一銜,那么無論其銜齡是否期滿,均應隨職務一起晉升;如所晉職務編制軍銜系一職二銜,其軍銜如果低于最低編制軍銜,則不論銜齡多長均應隨職務晉升到該職務的最低編制軍銜,比如提升為師長的上校,其軍銜必須同時晉升為大校。在職務等級編制范圍內的軍銜,則按法定期限晉升。目前規定的晉升期限是:少尉晉中尉,大學專科以上畢業的為2年,其他為3年;中尉、’上尉、少校、中校、上校晉級,各為4年;大校以上軍銜晉級為選升,現在掌握的條件一般是,大校銜齡滿4年,任副軍職務滿一定期限,軍齡滿一定年限,或崗位重要、工作實績顯著、貢獻突出者,可晉升為少將。晉升上將,必須是擔任正大軍區以上職務的中將,由中央軍委按條件選升。1988年授銜時,第一批授予上將軍銜者17名,其中曾獲“55式”將軍銜稱者12名,計上將1名(洪學智)、中將2名(秦基偉、張震)、少將9名(劉華清、徐信、郭林祥、尤太忠、王誠漢、李德生、劉振華、向守志、李耀文)。從1993年開始,至2002年,由中將晉升上將共計7批64名,目前全軍有81名高級將領獲得了“88式”上將軍銜稱號。

(五)"88式”軍銜的內在功能

"88式”軍銜制度實行以后,士兵的軍銜成為規范士兵服役期長短、服役期間的生活待遇高低和退伍時發給退役金多少的主要標準。·但軍官的軍銜卻基本上沒有賦予其什么實質性的功能。首先,它調整不了軍官的服役關系。《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官軍銜條例》中,沒有規定軍銜與服役期掛鉤,表明軍官的服役期不受軍銜等級的調整。其次,它基本調整不了部隊的指揮關系。現在的軍銜與軍隊職務的關系,上下交錯,大軍區正職以下都是一職兩銜,一銜可跨3-4個職務等級,甚至有的職銜倒掛。加上受“職本位”觀念的影響,我軍軍銜在調整軍隊指揮關系上的功能相當微弱。再次,它基本上調整不了軍官的利益關系。人民解放軍軍官的現行待遇制度規定,除了在工資結構中有比例很小的一部分軍銜工資和將校尉的服裝有所區別外,其余一切貨幣、物質和其他方面的眾多待遇,比如職業津貼、生活補貼、住房面積及其補貼、公勤人員及車輛配備、交通席別、醫療保健、家屬隨軍、轉業安置、軍官身份的確立、退役后的社會地位、政治榮譽等,都不與軍銜掛鉤,使其成為世界上功能最小的軍隊等級體系。

更多部隊干部內部晉升信息,請關注中公教育軍人考試網

注:本站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轉載請保留出處及源文件地址。
(責任編輯:)
免責聲明:本站所提供試題均來源于網友提供或網絡搜集,由本站編輯整理,僅供個人研究、交流學習使用,不涉及商業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

備考平臺

公告預約點擊預約,考試考情早知道

*

*

*

*

活動公告

省份 時間 活動詳情 查看課程

考試題庫更多

參考圖書更多

    丝瓜草莓向日葵芭比幸福宝app_8008幸福宝app_榴莲幸福宝app